找到相关内容5185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恒强法师:佛教对社会自杀行为的预防

    说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互相照顾帮助,避免肢体上的冲突与侵犯。口和无诤是说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互相谦让、劝慰、激励,避免言语上的纠缠与纷争。意和同事是说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彼此友爱、互相敬重,避免内心里的对立与怨恨...

    恒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30978314.html
  • 夷夏之辨与三教关系

    文化政策后,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家学说占据主流地位。在儒学中,夷夏问题并非突出,但论者可以从中找到绝然对立的思想根源。如《论语》中孔子说过“夷狄之有君,不如诸夏之无也”的话,也说过“欲居九夷”的话;《...

    刘立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2078568.html
  • 蔡瑞霖:关于唯识学时间意识的现象学考察

    )的对立上,如今上田与横山关于「剎那为因果同时或异时」的争论,却是安慧学内部的争论,引人注目。对于识转变的多样理解,本来就是学派之历史开展的必然性,而如何调合两端,发掘深义,更显为义理本身开展的必然性...),所以直向方向(水平的)之说明,是原初的,初层的意向性作用。以上,即是阿赖耶识的种熏关系之双重意向性的表达。   (四)   兹再考察两者的对立。我们发现,横山以「种生现、现熏种」三法展转,...

    蔡瑞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2878754.html
  • 法照事迹新考法照事迹新考

    与此寺院所属宗派教旨相异的法门时,无疑是会遇到一定的阻力的。净土教作为信仰性特强的宗派,虽然甚得诸如天台宗等宗派的共同扶持,但在法门上也有与禅宗等宗派的对立之处。法照在五台山也仅是一个游方客僧而已,他在...

    刘长东

    |法照事迹新考法照事迹新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35178897.html
  • 简明西藏密宗喇嘛教史(2)

    格鲁派的限制,由此引起了噶举派和格鲁派的对立。利用王贡嘎勒巴时期朗氏家族内部不和的时机,仁蚌巴表面上作出拥戴帕竹第悉的姿态,实际上竭力扩大自己的势力,挖掉帕竹政权的基础。   公元1499年,帕竹政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4378977.html
  • 新眼光读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的《选择本愿念佛集》(1)

    、速成”赞净土门为最殊胜,却没有把它与其他法门对立起来,这样的看法,应该说更接近于大乘佛教的正宗看法。如《大智度论》说到,在大乘佛教中,“念佛”是所有的菩萨行者共同的行持,也是最重要、最殊胜的法门之一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1579197.html
  • 人本佛教是新世纪中国佛教的一面旗帜

    必须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主义社会。   同时,应该指出,宗教观念与公共利益不是截然分开绝对对立的两个范畴。人本佛教主张以人为本的公民基本权利,就是要依法从每个人出发,达到宗教观念与公共利益二者的和谐...

    王志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455079436.html
  • “安于死而无愧”——朱熹生死智慧探微

    之物,也都内在地联系在一起,相互对立亦相互感通、相互区别也相互连成有机的一体。由此,朱子不仅重视对逝者的祭祀活动,亦特别看重阴宅“风水术”,还对世间之“鬼怪神异”的某些现象给予了同情的肯认,做了理性...

    郑晓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12579486.html
  • 本教文化

    内涵、新方面;佛教关于矛盾的对立统一、现象与本质的关系、主体与客体的关系,对主体、自我意识和客观能动性的强调等辩证思维方法,发展了藏族唯物主义哲学辩证法。多少世代以来,佛教哲学就一直慰抚着藏民族的内心...

    庄春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13079495.html
  • 传教士眼中的中国佛教(下)

      假若艾氏抛弃利氏“和儒抗佛一方针,一方面同佛教对话,承认佛、耶的通融点:另一方面透过表面的相似和对立,探讨中国古代神观的演化,使基督毅神学本色化,那么至少在这一领域就会有新   的突破。  ...

    李雪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23079528.html